2008年9月14日 星期日

我的媽媽

昨晚跟家人到酒樓吃中秋飯,
離開時,媽媽問我︰「明天回家吃飯嗎?」
我說︰「你傻了嗎?我一向星期日也回家吃飯嘛!」
今早,徒步返教會時想起昨夜的對話,
與及媽媽說話時捉狹的表情,才有點理解她說話背後的意思。
我想︰媽媽更期望我與男友約會,但只是不直說吧!
忽地,對她隱藏的體貼很感動。
媽媽自小便是孤兒,沒有受過教育,也不算是細心的人,
加上生活捉襟見肘,根本沒有心思和精神花在一眾孩子身上。
我小時候尚算勤力讀書,但卻從未得到父母的讚賞,
都會覺得父母偏心,有時也會感到很委屈。
中三時,舊鄰居問媽媽可否讓我替她小五的女兒補習,
媽媽代我承接了,於是正式展開我補習生涯。
中七那年,因為要應付a-level考試,沒有替人補習,
當知道沒有能力支付考試費時,心裡很是傍惶,
我一向不慣伸手問家人拿錢,而當時爸爸也患了cancer,
我更沒有勇氣向家人提出,其實,心裡也暗自埋怨過。
媽媽從沒有叫我們努力讀書,一直以為她對此毫不在意,
直至中七/大一那一年,我在家打掃時,
將我一個學業成績的獎牌棄掉,媽媽回家後,
竟發現放在組合櫃的獎牌不見了,
知道被我丟棄了,罵了我一頓。
當時的我,有點心心不忿,那獎牌根本沒有用,
而我只是棄置自己的「雜物」吧了,竟也要捱罵。
(雖然,事後想到她並不是對我漠不關心。)
大二那年,無端得到一筆獎學金,
學校通知我去領獎,並邀家人出席「酒會」,
我以為沒有什麼特別,故沒有通知家人,
只如常穿t-恤波鞋牛仔褲去領獎,但意外地,
原來幾乎所有得獎者也有家人陪同出席,
那刻,我不禁問︰
是我自己對獎項太不在乎,抑或是跟家人關係疏離,
還是怕通知家人而家人毫無反應?
......................
但是,人漸老大,反而慶幸以往的一切,
媽媽不善於鼓勵、讚賞,也沒有很大的經濟支援,
然而,只要我們不過份,即是有時也很囉唆,
卻甚少干涉我們的生活細節。
小學時因為沒有什麼可玩,下午總愛到小童群益會看書,
現在想起來,媽媽雖不像現代一些媽媽,經常陪伴在側,
卻從沒有質疑我的去向,這是一種信任。
初中時愛看小說,媽媽從不理會,也絕不禁止。
記得有一次夜讀時笑出聲來,吵醒了媽媽,
她也只瞥我一眼,沒有嫌我亮著燈或吵著她。
近年來,跟媽媽親近多了,也偶爾彼此吐露幾句關心或親暱的行動或說話,
我慶幸,媽媽當年的放任政策(當然,也需要自律);
也慶幸,年少的生活並不富足。
記得在一次學校分享會中,有一位家長問我,父母是如何支持我實現兒時夢想,
當時我只如實告之我父母是較古老的人,從內地來港,
我們甚少溝通,他們根本不知道我想開書店,更遑論助我實現夢想。
但是,想深一層,若不是經歷過那貧乏的年代,
培養不出生活的韌度,享受淡薄生活的甘飴;
若不是那自由放任政策,讓我們有空間去尋索,
造就不了大無畏的精神。
比起現代很多媽媽而言,我的媽媽從沒有為我設計好成長的藍圖,
沒有為我起居過份照顧,沒有過於爭取什麼「應有的權益」,
可也原來,媽媽的安份和存在本身就是讓夢想飛翔的起點,遼闊空間的雛型。
謝謝你,我最親愛的媽媽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